台灣民藝第5年經驗之我見
吾少賤也,故多能鄙事。從2009年4月第一台老台灣雙槓武車開始,中間陸續間斷、轉型休息的收藏路,到執筆今時此刻,剛好足5年矣! 光陰似箭,時間累積古物的價值,也創造收藏人生攻城掠地的時空象限!
從一開始玩老腳踏車,到後來轉型玩老柑仔店、普普風、偉士牌,到接下來學習的早期台灣民藝的傳統家具、甚至是明清家具等等,越收越玩越覺得自己懂的越少,知識之匱乏、藏品之貧賤、經濟之擷据、眼界之狹窄,斗膽撰文,深感慚愧!
古董收藏之風,自古由來以久。"民藝"一詞,最先由日本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開始提出。而我所收藏的台灣民藝,約在民國50幾年由學術界人士引起注意,其後台灣美術界大師顏水龍、席德進等人接棒,繼後全省各地學術界人士及古物同好者接連成立地方性或類型性的相關文物學會團體,中間一連串的前輩高手們的慧眼識貨、掏錢出力、耗時費心,甚至於十幾年前於台中市開設稱的上是台灣第一家主題室內餐廳"香蕉新樂園"的吳傳志先生後,這才使得原以臺面下私密低調的交流文化,廣開世井之門!
古董,狹意的說是100年以前的物品;100年內的稱古物或老東西、老品。但現今大都廣意定義,只要是能喚起回憶的、老舊的、帶有古意美感的等等條件,皆可稱為古物、老品。沒有硬性的、一定的、絕對的條件,尤其這門領域認定是很主觀、很重感覺的,這也是不同於一般商品交流買賣的奧妙之處!
我的前輩現今約4、50歲以上者,以前再收的是清朝時期的;現在是收日據時代的(也就是我個人認為的早期老台灣民藝);我們這一輩2、30歲中青一輩者收的是50~70年代的(我個人認為是後台灣民藝);甚至後來8、90年代物也在市場上流通。現今狀況更是廣而雜,老品市場已不包含傳統台灣民藝,更有普普風、德國包浩斯風、丹麥北歐風、新銳設計eames風、美式Loft倉庫閣樓風、南法鄉村或日式Zakka雜貨風、日式茶道風、原住民民藝風、異國風等等族繁不及備註。兩岸還沒統一,老品早以國際化!只要有人買;就有人賣,只要有供需;就有市場。打破規矩,或是說沒有規矩 ;願打願挨,或是說自由買賣之極致。這一點,著實讓前輩們感嘆,我輩們傻眼,後輩者卻步。就是這樣,民藝,也就是常民藝術。隨著時代、階段,人們的時空轉換、歲月更迭,喜歡的、接受的、認同的東西本來就會改變、會不一樣。 略舉一例:4、5年級生喜歡諸葛四郎與真平(葉宏甲)及機器人與大嬸婆(劉興欽)、鐵皮機器人;6年級生熱愛無敵鐵金鋼跟史艷文布袋戲(黃海岱、黃俊雄父子)、、;7年級生瘋狂於忍者龜和超級瑪利、三國志(橫山光輝)、鋼彈機器人、太空戰士、霹靂貓;8年級充滿著灌籃高手(井上雄彥)、特異功能組、超人、霹靂遊俠李麥克、馬蓋仙、天龍特攻隊等等;而後的9、10年級生可能是神奇寶貝、戰鬥陀螺、海棉寶寶、探險活寶、東森幼幼、網路on-line遊戲的信徒………早期夢幻逸品,此時打落冷宮;從前落街老鼠,現已水漲船高,如同股票一般,昨日的另類冷門,今日的主流顯學,而明日渾沌不知,但自有其後繼者! 老品如是,人生如是!
所以我個人認為,老品收藏家本身具有社會觀察家、行動家、藝術鑑賞家、史學家、經濟學家、甚至商人等等的特質,甚至老品本身缺陷不全、缺件絕版難找的情況下,自己還要有簡單的水電、木工、機械等工藝大師的功夫本領。實在妙趣!
縱看今日的古物市場,百家爭鳴中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各方高手、前輩後進、古今中外共襄盛舉,活絡市場多元性。憂的是大家往往只看物的"形"而忘其"意"。只要東西好看,我喜歡、我爽,買回去客人喜歡、有銷路就好。而東西背後的意義、使用、時空背景等等軟體知識部分皆漠視掉甚至瞎扯一通。民國51年台視才開播,日前竟有賣家說他的古董落地型拉門電視是日據時代的……現在人注重感官、外形、直接的、刺激的,一些精神上的,深蘊的,內斂的才是其意根本。個人在追尋途中也是邊收邊學,如有不懂的地方找機會請教別人,不論商家同好、鄉親耆老們、口述或上網查、看書、找書查、文獻、照片資料對造查尋、打電話問前輩等等方式,找出那塵灰已久的記憶。有時難免遇到大家說法不一時,透過以上方法,交叉比對下慢慢整理分析出比較有根據、比較主流、比較能接受的說法。在這中間的過程往往得到的快樂、知識、交到的朋友、經歷的事物等等是比收集到老物的樂趣更大的。所以,我跟自己說,我出去就是要賺到,收到老物是最好,不然得到了經驗、知識、朋友也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只是小弟本身是外省第三代,台語溝通欠佳,還蠻吃虧就是了!哈哈!
另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畢竟現在人生活習慣都以西化,房價上漲,住都不夠,收藏空間更是有限。就算熱情十足,經濟許可,弄個日據紅眠床來睡也很怪吧!沒地方放,就算自己行,家人行嗎?!
民藝不死,只是凋零。台灣民藝就是台灣歷史,你我長幼皆生活成長其中。這是台灣的故事,這是你我的故事。不管你知不知道,認不認同,接不接受,它就這樣一直靜靜發生中。早以生活化、靈魂化了!唇寒齒亡,如果台灣人不去支持台灣民藝,那沒有一個國家會去支持或是了解的。自己人不挺,誰挺?自己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認清自己,又怎能知道自己的特點,發揚光大,走出國際?!如果讓其他國家來做,也很棒,但我會認為那是一種羞恥。我們的文化要靠別國來推廣,那我們台灣人在幹嘛?
台灣民藝除了原有的南島語系的高山及平埔住民的原民之美外,承自中國大陸明清國三代、浙廣粵三地的傳統神技工藝,明鄭以來,發展出明清家具之外,自成一格獨門在地特色。有別於明式清高素雅,清式家具的華麗雕綴,有一股海島國家古樸簡美的移民冒險精神,地區性北中南部雕刻工體各領風騷,族群中泉漳福州文化風物大放異彩,奠定了台灣本省文化的基礎;又經甲午日據總督府"明治維新"、"皇民化"的洗禮,也拜強權統治之下,首次大量全面性的西化及現代化,呈現出特有的殖民地台日中西混血"巴洛克"風貌;直至光復後,歷經40年代的228省籍悲劇、土地改革、戒嚴時代,美援時代;50年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經貿政策上的進口替代及出口擴張、大時代變遷下,西化產品卻以中式概念行銷的尷尬冏期;動搖孤立、十大建設的60年代;股市萬點、錢淹腳目的70年代;而後開放、解嚴、廢省、高科技、科學園區時代、新兩岸時代、政黨輪替、新移民時代........中西文化政治族群沖擊下,衍生台灣特有精神。如物似人,寄生附著在這些老物中,望景生情,睹物思靈,見一物如見一時代!
就我觀察,近年內還是有許多新意之處。很多人靜靜耕耘,低調收藏,外面風雨如何,與我無關。小弟知道好幾個數十年收藏生命者,藏品知識之多之精,財力廠房之大之廣,得以東西只進不出,且專收好貨,更有藉財力優勢者大量收購,操縱市場之情事,令人吒舌驚奇!出刊成書抑不是初次創舉,其中以民國六零年代,畫壇大師劉文三陸續出版的"台灣早期民藝","台灣宗教藝術","台灣神像藝術"三本堪為代表,約於10幾年前開始,一些學術界老師、各地文物學會及高手收藏家們開始去將過去多年的軟硬體成果以現代化角度發表,不失為入門研究之法。而跳脫傳統模式的,更於幾年前在台南府城開始,由游先生及謝先生帶起所謂"老屋欣力"的運動風潮,而後自台南遍及全省。所謂"老屋"、"老房"、"文創"、"藝術"等概念的特色小店或是藝文展覽空間雨後春筍般出現。台中更有改裝日據台中首家眼科診所的"宮原眼科"冰淇淋店,其後為鳳梨酥起家的日出集團。推出更是轟動至今,造成話題。姑且不論其主觀認定及爭議的部分,更是民藝與生活或是商業結合的一例。再次強調:以上所述出書、老屋欣力等事,都不是這十幾年才開始的事,很多人很早的、默默的、低調的在進行,只是沒有浮上檯面、鮮為人知或說沒被炒作起來、沒被注意。要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呀!回歸正題,的確,這個時代單單的買賣租借,展覽出書似乎已無法滿足現今環境。與"文創"、"文青"、"餐飲"、"精神食糧"、"藝術"、"文化"等等概念的結合或融入,撇開爭議與否,似乎是開荊闢棘後的一條新路。
古物交流,看物也看人。玩家也是來來去去,百種百樣。在這風氣下,開店做生意者似乎從原本的"生意人"變成"文創人"。有些家裡可能環境不錯吧,或著收個幾個老東西,拿著lomo相機,喝著星巴克咖啡,口吐村上春樹的詩詞,好像就是"文青"標準配備。鄙視汲汲營營的資本主意銅臭味,一副很有文化跟品味的樣子。也有財大氣粗者,也跟趕流行耍神氣一下,買了一、兩件古物,便自以文人雅士自居。實為萬般不知,草包一個。嫌念傳統民藝者過時脫節、落伍敷淺,過於商業利益者,卻自恃文藝青年、創意才子,質感與文化加身,疏不知其背後思想之陰險,算計之詭詐,消費了藝術、文化,其沽名釣譽比傳統民藝者更商業、更利益,一手文創,一手刀刃乎?謂之惺惺作態,噁心恐怖!不只以上類型人士,這當中個人風格如何,相信交流過心知肚明,不便多述。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英國文豪狄更斯的名言,更是我絕望時砥勵自己的錦囊。也許台灣民藝走向一個新時代,端看各個角度切入。我也不知不覺也與它糾結一氣了,就像大家對我的印象是因為收老東西一樣,我的思想邏輯也應此道而改變了。我很推薦大家去看台灣史學專家林衡道、劉文三、席德進、李乾朗、簡榮聰、莊永明、王世襄(公認明清家具權威 )等人的書,算是對台灣民藝精闢研究又易讀的入門工具。我記得我剛開始收集的時候人家都叫我神經病,而我最好的三個朋友裡有2個,一個說我在收破銅爛鐵,另一個說那些東西就是過時了被時代淘汰的你還收集,如果我那時被擊倒了,現在我就不會還想再租倉庫了;我沒錢,也沒勢,更沒房產。但我相信,不管自己的力量多小,遇到打擊多大,只要有計劃,講道理,可以休息但不要放棄,生命終就會找到出路的!共勉之!!
最後,小弟淺學愚見,倉促胡言,不妥之處,還請諸位海涵見諒,批評指教!感謝!
留言列表